2017年香港各保險公司為符合香港保監局的GN16新規都紛紛公佈了實際與預期分紅的履行比率,香港的執行力就是這麼槓槓嘀,所以今後大家更可以放心地投保香港保險。
分紅「實現率」如何計算?
實現率=實際分紅/演示分紅
例如:一個客戶2011年購買的保單,當時的計劃書里寫着第5年的非保證紅利為100美金,而在2016年的分紅報告上,實際派發的這部分紅利為90美金,那麼這個保單實現率=90/100,也就是90%。所以,實現率越高,說明保險公司當年履行情況越好。
香港保險產品主要分為兩類分紅產品:現金分紅產品以及復歸紅利產品,兩者均有獨立的分紅實現率。
現金紅利產品的非保證部分,主要是由周年紅利與期滿紅利來實現的。
在周年紅利書裏面就會有周年紅利和利息,兩者相加的數字是客戶可以隨時提走的金額——跟活期儲蓄一個道理。建議書中也會假設客戶不做任何提取,然後與實際累計的進行比較。
終期紅利在理賠、退保或者期滿時才可以提取,這個數字也有一個單獨的紅利實現率。
復歸紅利的產品,比如友邦的充裕未來等,道理都是一樣的。如下圖,看上去很複雜,其實咱們不是很專業的投保客戶不用糾結原理,知道實現率就是「靠不靠譜」比率就行了。
评论
发表评论